鸣谢:
谨以此文衷心感谢新睿智业的专业精神和培训实力;感谢各位名师的悉心讲解和耐心指导;感谢两位班主任的热心帮助和鼎力支持。
背景故事:
多年来一直参与国内和海外工程项目投标工作,并有幸亲身经历了两个海外项目的执行过程,担任采办部经理。尽管对项目,尤其是海外项目执行过程的种种艰辛深有感触,同时对处理各种棘手问题也算有拆解之招,但对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和掌握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公司组织项目管理(PMP)培训班,由新睿智业的老师负责授课。我慕名而来,几天课程下来,真有如沐春风、酣畅淋漓、醍醐灌顶之感。 顿觉之前处理项目日常问题的手法确实比较粗放,而此刻豁然开朗。于是乎,下定决心考PMP。
主要节点:
2017年8月正式开始准备复习,任重道远,脚踏实地
2017年12月9日参加PMP考试,胸有成竹+略有忐忑
2017年12月10日—2017年12月28日(开始出结果),期待而紧张
2017年12月28日--2018年1月2日(未收到考试结果)焦虑+略显失望中度过
2018年1月2日获知成绩,PASS(4 ABOVE TARGET+1 TARGET),倍感欣喜
粗略算来,我的备考时间共计约4个月(本人属于笨鸟先飞型,也坚信勤能补拙,因此对于智商高的同学来说,也许用不着这么长时间。当然,为确保一次性通过,请记得“越努力,越幸福/轻松”)。
经验分享:
在参加完期培训班之后,由于出差及各种原因,很遗憾我未能参加新睿智业组织的串讲、模考和统一答疑等课程。因此,我只好借助培训讲义和课堂笔记自我加压,埋头苦练。整个备考过程有苦有乐,收获颇丰,分享如下:
1.培训
认真听讲且做好笔记,至关重要。俗话说,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,但师傅的这一“引领”非常关键。站在老师的角度上,他非常清楚教材或考试中哪些是重点、难点。因此,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对整个教材进行全面梳理,尤其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或专业术语,通过老师的举例讲解,对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。同时,对于自己感觉难懂的知识点大胆提问,并做好课堂笔记,对课后复习很有帮助。
2.计划
从确定要参加考试那一刻起,需根据个人学习能力以及项目管理经验/基础,制定一个严密紧促且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(可以按照考试日期进行倒排)。比如每天看30/40页教材等。计划一旦制定,必须严格执行,贵在坚持,切不可半途而废。
3.看书
教材是最基本,也是最重要的复习资料。必须认真通读三遍以上(我读了四遍),达到全部理解的效果。理解里面的每一句话,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。熟悉到合上书,随便提哪个章节,基本能讲出主要内容和关键知识点。
4.讲义和课堂笔记
在看书过程中难免还有不理解的内容,那就借助培训期间的讲义和课堂笔记进行重点消化,直到完全理解为止。
5.模拟题
每看完一遍教材,建议做1套模拟题,每套模拟题最好坚持一次性做完(快一点的话,估计也就2-3个小时)。做题过程中,首先认真读题,弄清楚每道题的考点。 做完后,对照答案和详细题解,反复琢磨出题意图和答题目的(无论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)。对于做错的题,更应该重点关注,做好笔记。带着这些错题和疑问,再读一遍书,从而找着教材依据。如果时间充裕,最好多做几套模拟题,最后达到正确率达到70%-80%以上,这样就比较有把握了。
6.考试
考试题目(4小时内完成200道单选题)全部为情景题,即描述一个场景,然后问作为项目经理,你下一步该怎么处理之类的问题。基本没有简单的概念型问答题。答案比较灵活,必须用书本里面的理论说法答题,因此不能想当然。同样,在答题的时候必须认真阅读题干内容,如果感觉有些题目的中文翻译比较模糊或别扭,尽快对照阅读英文原题,从而确保正确理解题意。考试时间相对充裕,基本把握住1分钟多点做1道题即可,无需紧张。
几点感想:
1.凡事一鼓作气,备考PMP更是如此。
2.将本次PMP的备考过程就当作一个项目来对待,就地实践。
3.认真听讲、熟读教材、系统模拟,一个都不能少且下足功夫。不可有任何侥幸心理。记得,功到自然成。
4.选择一个实力强且负责任的培训班至关重要。新睿智业,值得信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