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YR同学学习档案:
【职业】杭州某科技公司产品经理
【到课情况】基础班全勤+冲刺班全勤
【模考成绩】模一137分、模二135分、模三144分、模四149分、模五155分
【PMP考试成绩】5A
*模考可多次练习,以上分数为最新一次得分。
心得总结:学习过程重在理解,做题过程重在速度,复习过程重在效率
1、学习过程重在理解
PMBOK比较厚,不要一看到就望而却步,建议分为3个层次去看:
1)了解整体框架。第一遍看书可以稍微粗略一点,不需要太细,重在了解整体框架,熟悉输入→工具→输出结构。可以结合网上的课程辅助理解。
2)了解所有文件。第二遍看书可以把重心放在梳理输入和输出中涉及到的文件。做一个表格把每一项文件的内容定义、维护角色和用途以及会涉及到的过程组全部整理出来。完成这些后,就能自然形成一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文件流转脉络,什么时候需要写这个文件,什么时候需要更新这个文件,脑子里面大概就能模拟出来各个过程的文件流转。
3)了解所有工具。第三遍看书可以把重心放在梳理工具上。做一个表格列出每项工具的定义、用途和涉及过程组。有些不常用或者较简单的可以不用列。
我其实是懒散型选手,直接省略了第二层,只梳理了工具。实际看书也就看了一遍吧,我的大概了解的过程是利用线下课完成的,在那之后复习和刷题的过程中才梳理了工具。所以大家不需要太过于拉长战线去备考,重点是理解好每个过程。
2、做题过程重在速度
考试时间是4个小时,题量是200题。按1分钟1题算,需要花费3小时20分钟,留40分钟时间涂答题卡。在考试的时候,我是50个题为一组,做完50个就涂一次答题卡,这个过程控制在1小时内基本就没问题。基本不太需要检查的时间,相信第一感觉,有时候想的越多越容易错。
所以在做题的时候,就可以按1分钟1题的速度要求自己,甚至需要更快一点,因为在做三点估算、决策树、关键路径题时,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。(我考的那份试卷这类题倒不是很多)。这个时候熟悉一些送分型题就比较有必要,比如很多考题都是考变更程序,看到这种题选按变更流程走就行。熟悉这类题主要靠做模拟题以及老师给的考试重点。
做完模拟题后,需要回看哪些过程组的题做的比较差,再着重去理解一下那个过程组。
3、复习过程重在效率
真的不需要长战线的去备考,理解好书本内容,做好题,摆好心态,就能过!
* 以上内容来自新睿智业学员(2020-09期张YR同学)的内部投稿,未经新睿智业同意不得转载!